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每当读诵起这首诗的时候,大多数时候清明时节就要到了。
清明时分,古人除了去杏花村喝酒,还能干什么呢?请看宋代诗人的《清明》写了什么:
无花无酒过清明,
兴味萧然似野僧。
昨日邻家乞新火,
晓窗分与读书灯。
这是几百年前宋代文人王禹偁所写的一首七绝诗《清明》,该诗翔实地记载了当时的他在清明这天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:
"我在清明节这天,是在没有花可赏和没有酒可饮的环境下度过的,就像一个荒山野岭索然寡味的和尚一样。家里连点火星也没有了,咋天才从邻居家借来一支新火,将我窗前的灯点亮,又开始尽情的读书学习了。为了那书中的颜如玉,为了那书中的黄金屋"。
这首诗,上阙稍感郁闷,下阙又体现了几分浓浓的励志色彩。短短的四句诗,二十多个字,反映了诗人复杂的心理活动,还有那在逆境中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,更为可贵!
在当年那个春光明媚的清明节,诗人没有独自去踏青郊游,也没有与伙伴同行去野外欣赏春天的景色,而是在无花无酒稍显凄清寂寥的日子里,独自闷在家里面,像极了一个青灯古佛中的僧人。可他并没有就此消沉下去,而是以书为伴,把昨天从邻居那借来的火种点亮了窗前的灯,认真的读起书来。因为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做。诗人后两联的行为,一下就升华了他的思想境界,展现了诗人不甘寂寞、勇于追求的文人士大夫的胸怀。
无有鲜花去欣赏,无有美酒可品尝,这都是暂时的。只要自己胸怀大志,只要自己不甘沉沦去奋斗,又何愁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?!
也许下一个或下下一个清明节,诗人可能就鲜衣怒马,有酒有肉有鲜花美女环侍自己了……